你有沒有想過,為什么醫生總是反復強調晚上 10 點入睡?這個時間點看似普通,卻藏著身體修復與健康管理的大學問。
從中醫養生的角度來看,睡眠講究順應天時。湖北省武漢市中心醫院中醫科主任全毅紅指出,在十二時辰養生理論中,子時(23:00-1:00)和午時(11:00-13:00)是睡眠黃金時段。人體在這兩個時間段進入深度休息,能最大限度促進氣血調和、臟腑修復。理想的作息節奏,是從 22:30 開始放松身心,23:00 前進入夢鄉,直至清晨卯時(5:00-7:00)自然蘇醒,讓身體與晝夜節律同頻共振。
西醫則從激素分泌角度揭開了奧秘。北京航天總醫院醫師董文輝解釋,每晚 21-22 點,大腦會準時啟動褪黑素分泌程序。這種 "天然安眠藥" 不僅能縮短入睡時間、提升睡眠質量,還能調節深睡眠時長。尤其在 22:00-2:00,身體各項激素分泌達到峰值,此時進入深度睡眠,能讓器官修復效率翻倍,錯過這段 "黃金修復期",白天再補覺也難以彌補損失。
科學研究同樣佐證了這一結論。《美國醫學會雜志》針對 26 國 13.6 萬人的追蹤發現,22 點后入睡人群肥胖風險激增 20%,凌晨 2 點后入睡者腰圍超標概率更是高達 38%。數據清晰顯示,夜間睡眠不足 5 小時的人群,即便午睡也無法抵消代謝紊亂風險。
想要調整作息,可以從三個實用方法入手:首先,睡前 90 分鐘切斷藍光干擾,將刷手機改為聽播客;其次,別過早躺床醞釀,困意來襲時再上床更易入睡,同時保持固定作息;最后,采用 "15 分鐘漸進法",每周將入睡時間提前一刻鐘,配合日間適量運動與光照,逐步重建生物鐘。讓身體在正確的時間開啟自我修復模式,才是健康睡眠的終極秘訣。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