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成語是【勢如破竹】,這個成語意思是:原指形勢如同劈竹子一樣,劈開上頭幾節,下面各節就順著刀口裂開了。后比喻節節勝利,毫無阻礙。
勢如破竹是一則來源于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于《晉書·杜預傳》:“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數節之后,皆迎刃而解。”有關的故事有:在東吳政權正處于由存在轉為滅亡的根本質變之中,晉軍以摧枯拉朽之勢,迅速滅掉了東吳,這個過程就可說是質變過程中的量的擴張。杜預看清了事物的這種發展趨勢,并運用劈竹子的比喻形象地說明了這種趨勢,因而堅決主張乘勝進軍,一舉滅吳。這就是成語“勢如破竹”的由來。
勢如破竹是一個主謂式結構的成語;多含褒義;在句中多作謂語,也作定語、狀語。
勢如破竹的近義詞有:【勢不可當】、【所向披靡】等, 這三個成語有形容形勢迅速的意思,但【勢不可當】側重于形容事物正猛烈、不可抵擋群逆縱逸;【所向披靡】形容事物所達到之處,敵人望風潰散或一切障礙皆被清除;而【勢如破竹】側重于形容節節勝利,有好的開端,后面一切事物皆迎刃而解。
勢如破竹的反義詞有:騎虎難下、強弩之末、節節敗退等。
那我們怎么用勢如破竹這個成語來造句呢?在打仗的時候,紅軍在戰場上接連取得勝利,勢如破竹。
如果用【勢如破竹】來成語接龍,則可以接:竹籃打水、竹清松瘦、竹馬之交、竹報平安等。
好了,本期視頻就到這里,以上就是成語【勢如破竹】的全部介紹,你學會了嗎?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