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成語是四海為家,該成語原指封建帝王稱占有四海,統治全國,用以夸耀帝業宏大,也指國家統一;后用以形容志在四方,漂泊無定,到處都可以當作自己的家。
四海為家出自東漢·班固《漢書·高帝紀下》。項羽敗亡后,天下仍不太平。漢高祖六年,發生了楚王信叛亂事件。漢高祖七年又發生了韓王信叛亂事件。可是,到漢高祖八初,蕭何親自監造的長安未央宮建成了,未央宮建有東闕、北闕、前殿、武庫以及太倉等,劉邦去一看,“見宮闕壯甚”,就為之大怒,說:“天下兇兇苦戰數歲,成敗未可知,是何治宮室過度也?”蕭何這時說出一番道理:“天下方未定,故可因遂就宮室。且夫天子以四海為家,非壯麗無以重威,且無令后世有以加也。這便是成語“四海為家”的出處。
四海為家是一個主謂式結構的成語。用作褒義;形容人志在四方。一般作謂語。
四海為家的近義詞為【居無定所】,與四海為家意思相近,都有形容沒有固定住所,閑云野鶴,任何地方都可以成為暫時的家的意思。
四海為家的反義詞為“安居樂業”,意思與四海為家相反,意思為擁有固定的住所,并且一生都在這里居住,在居住的地方發展事業,安身立命。
那我們怎么用四海為家這個成語來造句呢?他是我最喜歡的攝影師,每天都在奔赴下一個美麗的景色,四海為家居無定所,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
如果用【四海為家】來成語接龍,我們可以說:家家戶戶、家給人足、家破人亡、家常便飯、家喻戶曉、家徒四壁。
好了,本期視頻就到這里,以上就是成語四海為家的全部介紹,你學會了嗎?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