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成語是【行將就木】,這個成語意思是指人壽命已經(jīng)不長,快要進棺材了,比喻人臨近死亡。從這里可以看出來這是一個貶義成語。
行將就木出自春秋·左丘明《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則就木焉。”這就是成語“行將就木”的由來。
【行將就木】是一個偏正式結(jié)構(gòu)的成語,在句子中一般作謂語、定語。
【行將就木】的近義詞有【病入膏肓,氣息奄奄】等,其中【病入膏肓】指病已危重到無法救治的地步;形容病情十分嚴重,無法醫(yī)治;比喻事情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氣息奄奄】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斷氣的樣子;也比喻事物衰敗沒落,即將滅亡。【行將就木】的反義詞有【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等。
那我們怎么用行將就木這個成語來造句呢?他雖是風燭殘年、行將就木之人,但內(nèi)心卻仍保有一分赤子之心。
如果用【行將就木】來成語接龍,則可以接:木已成舟、木人石心、木本水源、木落歸本、木梗之患等。
好了,本期視頻就到這里,以上就是成語行將就木的全部介紹,你學會了嗎?
聲明:本網(wǎng)頁內(nèi)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quán)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