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成語是【應接不暇】,這個成語原來形容景物繁多,來不及觀賞。后多形容來人或事情太多,應付不過來。
應接不暇出自南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從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映發;使人應接不暇。”晉朝時期,王子敬喜愛游山玩水,一次對人描繪山的景色說:“從山陰道上走過時,一路上山光水色交相輝映,使人眼花繚亂,看不過來。如果是秋冬之交,更是讓人難以忘懷。”這就是成語“應接不暇”的由來。
【應接不暇】是一個主謂式結構的成語,在句子中一般作謂語、定語
【應接不暇】的近義詞有【目不暇接】、【接應不暇】等,其中【接應不暇】和【應接不暇】都表示主動找來或者似乎主動找來的對象。而【目不暇接】形容東西太多,眼睛看不過來。側重于不需要人主動,只能被動地供人們觀賞的東西。應接不暇的反義詞有應付自如、應付裕如等。
那我們怎么用應接不暇這個成語來造句呢?車窗外,一排排高大的白楊樹撲面而來,讓人應接不暇。
如果用【應接不暇】來成語接龍,則可以接:瑕不掩瑜、暇光萬丈、瑕瑜互見、遐邇聞名、俠肝義膽等。
好了,本期視頻就到這里,以上就是成語應接不暇的全部介紹,你學會了嗎?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