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成語是【一蹴而就】,這個成語意思是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輕而易舉,一下子就能完成。從這里可以看出來這是一個中性成語。
一蹴而就出自宋·蘇洵《上田樞密書》:“天下之學者,孰不欲一蹴而造圣人之域。”這就是成語“一蹴而就”的由來。
【一蹴而就】是一個緊縮式結構的成語,在句子中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一蹴而就】的近義詞有【迎刃而解、一揮而就 】等,其中【迎刃而解】指竹子劈開口后,下面一段竹子就迎著刀刃裂開;比喻處理事情,解決問題非常順利。而【一揮而就】指一揮筆就完成了。形容才思敏捷,很快就完成了。一蹴而就的反義詞有一事無成、一蹶不振等。
那我們怎么用一蹴而就這個成語來造句呢?小學生的獨立性需要慢慢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如果用【一蹴而就】來成語接龍,則可以接:就地正法、就事論事、就地取材、就樓磨刀、就虛避實等。
好了,本期視頻就到這里,以上就是成語一蹴而就的全部介紹,你學會了嗎?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