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浙江溫州發現了一位血型非常特殊的癌癥患者,其血型為罕見的類孟買血型,這種血型比廣為人知的“熊貓血”(Rh陰性血)還要稀有,甚至被形象地稱為“恐龍血”。在這位患者的血型被確認為A型類孟買型之后,負責接診的醫院輸血科迅速與溫州市中心血站取得聯系,咨詢是否有此類罕見血型的庫存。
-
據6月5日的報道,一種新奇的、甚至有些惡心的“愛好”在中小學生中悄然興起——養臭水。所謂的養臭水,實際上是學生收集各種廢棄、過期的液體和原材料,混合后放入瓶子中進行“培養”,期待著瓶子最終爆炸,臭氣充滿整個教室。這種新奇的“愛好”引起了廣泛關注,其中不乏質疑和擔憂的聲音。特別是當兒科和呼吸內科的醫生們得知這一情況后,他們對此表示了強烈的擔憂。
-
端午節即將到來,吃粽子成為了這個節日不可或缺的傳統。近日,“醫生建議每天食用粽子的最大數量”成為了網絡上的熱議話題,引發了廣泛關注。?成都大學附屬醫院臨床營養科的李青蕓醫生指出,粽子高熱量且難以消化,過度食用可能會增加胃腸和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此外,由于粽子中含有糖分和脂肪,過量攝入還可能導致肥胖。因此,對于老人、兒童,以及胃腸道、膽囊、糖尿病、肥胖和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應特別慎重對待粽子的攝入。
-
近日,紹興諸暨的王女士在晚上睡覺時感覺臉部有些癢,誤以為是蚊子,便隨手拍了一下,當時并未多加留意。然而,第二天早上醒來,她驚訝地發現自己的臉部、頸部以及右側手臂出現了大片的紅斑和水皰,并伴隨著陣陣疼痛。隱翅蟲的蟲體各部位均含有強酸性的毒素,具有極強的腐蝕性,因此被形象地稱為“飛行的硫酸”。
-
牙齒的結構由外層的牙釉質和內里的牙本質與牙髓復合體組成。基于這樣的構造,牙齒的自然色澤就不會是過分的白。牙齒的顏色與其鈣化程度息息相關。由于牙釉質具有一定的通透性,牙齒的鈣化程度越高,牙釉質就越發透明,從而使得內部牙本質的顏色透顯出來,讓牙齒整體看起來是淡淡的黃色。
-
5月24日消息,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近日傳出醫學界的重磅新聞。該院成功實施了全球首例活體人的異種肝移植手術,將重達610克的轉基因豬肝臟植入一名肝癌重癥患者體中。目前,患者已可以自由活動,其肝功能等核心健康指標均已回歸正常。此次從轉基因豬到人的異種移植手術的成功實踐,無疑在醫學界開創了新的里程碑,為轉基因豬異種肝移植領域鋪平了道路。
-
5月24日消息,近期國內多家媒體報道指出,普遍觀念中的“出現癌前病變就意味著離癌癥不遠”的說法其實并不準確。有專家對此進行了解釋,他們強調,“癌前病變”并不等同于“癌癥前期”。這兩個詞雖然相似,但意義截然不同。癌前病變,顧名思義,是可能發展為癌癥的一種前期病理狀態,但它本身并非癌癥。
-
世界上病死率最高的傳染病,不是新冠,也不是埃博拉,而是就藏在我們身邊的狂犬病,其病死率幾乎達到100%。全球每年約55000人死于狂犬病,主要發生在亞洲和非洲。在我國,狂犬病的死亡人數一直排在法定傳染病的前5位。
-
“食安秦皇島”微信公眾號最近發出了一項重要警示,提醒公眾近期海虹中麻痹性貝類毒素的超標風險顯著提升,強烈建議公眾避免捕撈、購買及食用海虹。在每年的4月至6月期間,海水中會大量繁殖含有毒素的單細胞藻類。當這些藻類被海虹等貝類攝食后,毒素便會在其體內積聚。這些毒素的耐熱性非常強,常規的烹飪方法無法有效消除,因此在這個時段,海虹等貝類中麻痹性貝類毒素的超標風險會顯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