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成語是【無中生有】,這個成語本來是道家的哲學思想,后來人們用它的字面意思,一般形容憑空捏造。從這里可以看出來這是一個貶義成語。
【無中生有】出自春秋·李耳《老子》:“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春秋時期,大哲學家老子提出他的宇宙論。他認為宇宙的形成過程是道生天地,天地生萬物,循環往復是道的運動,柔弱是道的運用,天下萬物生于有形體的天地,有形體的天地生于無形體的道。后由此人們總結出成語“無中生有”。這就是成語“無中生有”的由來。
【無中生有】是一個主謂式結構的成語,在句子中一般作謂語、賓語
【無中生有】的近義詞有【子虛烏有、空穴來風】等,其中【子虛烏有】指假設的、不真實的或不存在的事情。而【 空穴來風】指有孔洞便會進風,也比喻消息和傳聞毫無根據。無中生有的反義詞有鐵證如山、十拿九穩等。
那我們怎么用無中生有這個成語來造句呢?三人成虎雖是無中生有,卻可以使一個人的清譽毀于一旦。
如果用【無中生有】來成語接龍,則可以接:有說有笑、有識之士、有憑有據、有借無還、有福同享等。
好了,本期視頻就到這里,以上就是成語無中生有的全部介紹,你學會了嗎?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