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成語是【無動于衷】,這個成語意思是心里一點兒也沒有觸動,也指在一個地方一動不動。指對應該關心、注意的事情毫不關心,置之不理。從這里可以看出來這是一個貶義成語(也可用于貶詞褒用)。
無動于衷出自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聞之默然良久;若不能無動于衷者。這就是成語“無動于衷”的由來。
【無動于衷】是一個偏正式結構的成語,在句子中一般作謂語。
【無動于衷】的近義詞有【不動聲色、麻木不仁】等,其中【不動聲色】意思是不說話,不流露感情,形容神態鎮靜。而【麻木不仁】比喻對外界事物反應遲鈍或漠不關心。無動于衷的反義詞有感人肺腑、喜形于色等。
那我們怎么用無動于衷這個成語來造句呢?同學們都在討論春游的事,他卻無動于衷。
如果用【無動于衷】來成語接龍,則可以接:同音字忠肝義膽、忠貞不二、忠言逆耳、忠貞不渝、忠貫日月等。
好了,本期視頻就到這里,以上就是成語無動于衷的全部介紹,你學會了嗎?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