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成語是【沐猴而冠】,這個成語指獼猴戴著帽子裝扮成人的模樣;比喻徒有儀表或地位而無真本領,也可形容壞人裝扮成好人。從這里可以看出來這是一個貶義成語。
沐猴而冠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這里有一個【成語故事】:秦朝末年,劉邦、項羽、楚懷王三人約定,誰先攻入咸陽誰就做關中王。劉邦先攻進咸陽,項羽很不高興,進城就殺百姓及已投降的國王子嬰,放火燒了阿房宮,掠奪大量金銀財寶準備回江東地區。有人在背后譏諷楚國人是戴著帽子的猴子。這就是成語“沐猴而冠”的由來。【沐猴而冠】是一個主謂式結構的成語,在句子中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沐猴而冠】的近義詞有【衣冠禽獸、道貌岸然】等,其中【衣冠禽獸】意思是穿戴著衣帽的禽獸,比喻品德敗壞、行為卑劣的人。【道貌岸然】意思是神態莊重嚴肅,裝作一本正經的樣子;現多諷刺假裝正經、表里不一。【沐猴而冠】的反義詞有【正人君子、仁人志士】等。
那我們怎么用沐猴而冠這個成語來造句呢?小明最近行為反常,我們都覺得他是在沐猴而冠。
如果用【沐猴而冠】來成語接龍,則可以接:冠蓋如云、冠蓋相望、冠絕一時、冠上加冠、冠冕堂皇等。
好了,本期視頻就到這里,以上就是成語沐猴而冠的全部介紹,你學會了嗎?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