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雞肫也稱“雞胗”,雞雜之一。是雞的胃臟,即雞肫、雞郡肝、雞內(nèi)金。禽類的胃分肌胃和腺胃,腺胃較小分泌胃液,肌胃較大且肉質(zhì)較厚負責儲存和磨碎食物,所以可以說胗是指雞的胃。
-
雞肫也稱“雞胗”,雞雜之一。是雞的胃臟,即雞肫、雞郡肝、雞內(nèi)金。禽類的胃分肌胃和腺胃,腺胃較小分泌胃液,肌胃較大且肉質(zhì)較厚負責儲存和磨碎食物,所以可以說胗是指雞的胃。
-
雞肫和雞胗沒有區(qū)別,只是叫法不一樣,雞肫又叫雞胗、雞菌肝、雞內(nèi)金,是雞的胃臟。雞肫是幫助雞進行消化的,由于雞沒有牙齒,不小心吞食的小石子,就會儲存在雞肫里 。
-
雞盹是雞的胃臟;雞盹,又稱“雞胗”,是雞雜的一種。它是雞的胃,即雞肫、雞肝、雞內(nèi)金;禽類的胃分為肌胃和腺胃。腺胃分泌胃液較少,肌胃更大更厚,負責儲存和研磨食物。因此,可以說胗是指雞的胃;雞肫形扁圓,外有筋膜,內(nèi)有肫皮,兩側(cè)有肫肉。它的肉呈紫紅色,煮熟后又脆又嫩;雞胗富含蛋白質(zhì)和鐵元素等營養(yǎng)物質(zhì)。
-
首先將雞胗清洗干凈,然后用刀切成片狀,把長辣椒切成段,姜切沫,紅剁椒切碎,接著放入雞胗中并倒入料酒腌制15分鐘,然后熱鍋下油,依次下入花椒,姜,蔥蒜炒香,最后腌好的雞胗片大火翻炒至半生,加入調(diào)料即可裝盤。
-
首先準備好老姜,倒入半碗油,煸炒切好的雞丁塊,煸炒到雞肉微微發(fā)干時,把料酒沿著鍋邊倒一湯匙,然后放入甜面醬慢火炒到出香味,接著放入一湯匙老抽,蓋鍋蓋悶40分鐘,悶到湯汁快干的時候放入朝天椒和拍過的蒜和鹽,出鍋再滴小半勺醋即可。
-
先將雞內(nèi)外充分抹勻鹽腌制10分鐘,再將鹽沖凈。鍋中加水,放入350克鹽煮開。提著雞脖子將雞浸入開水中30秒中,將雞提起控凈水,將此動作重復三次。然后將雞放入鍋內(nèi)轉(zhuǎn)小火加蓋燜煮23分鐘,關(guān)火,繼續(xù)燜5分鐘,開蓋放入蔥姜。將雞取出浸入冰水中,然后取出控干水份,在雞身上刷上一層麻油即可。
-
步驟:1、雞洗凈切塊,放入清水中浸泡5分鐘。2、將雞肉、姜片、料酒1勺煮2分鐘后撈出瀝干。3、將豆瓣醬炒出紅油,放入雞塊炒干水分,放入調(diào)料,加入料酒,翻炒均勻。4、放入栗子翻炒1分鐘,然后倒入高壓鍋內(nèi),壓15分鐘后即可出鍋。
-
步驟:1、雞腿肉洗凈,切丁。2、碗中放入紅薯淀粉50克、雞蛋1個調(diào)成糊狀。3、將雞腿肉裹上面糊后放入鍋中炸制,表面金黃后撈出瀝干。4、放入姜片、蒜粒、干辣椒、花椒炒香,放入豆瓣醬1勺炒出紅油,倒入炸好的雞腿肉、蔥段翻炒均勻即可出鍋。
-
首先將雞肉洗干凈,并剁成塊裝在盤子里,然后將青紅椒洗凈切好,再起鍋燒油,并將雞肉倒入鍋里用大火翻炒3分鐘,把雞肉的水分炒出來了之后,再放入姜絲一起炒,從而去掉腥味,在炒過的雞肉中加入清水,待水燒開之后,放入鹽,料酒,生抽,再用大火燜8分鐘,8分鐘之后加入青紅椒燜一會兒,就可以出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