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成語是【驚弓之鳥】,這個成語原意是指被弓箭嚇怕了的鳥不容易安定,后比喻經過驚嚇的人碰到一點動靜就非常害怕。從這里可以看出來這是一個貶義成語。
驚弓之鳥出自《戰國策·楚策四》;《晉書·王鑒傳》:“黷武之眾易動,驚弓之鳥難安。”這就是成語“驚弓之鳥”的由來。
【驚弓之鳥】是一個偏正式結構的成語,在句子中一般作主語、賓語
【驚弓之鳥】的近義詞有【傷弓之鳥、漏網之魚】等,其中【傷弓之鳥】和【驚弓之鳥】意思相同。比喻受過驚嚇,遇到一點動靜就怕的人。而【漏網之魚】則指從網眼里漏出去的魚,常比喻僥幸逃脫的敵人和罪犯。驚弓之鳥的反義詞有初生牛犢。
那我們怎么用驚弓之鳥這個成語來造句呢?強烈地震后,大家都成了驚弓之鳥,稍有震動,就爭先恐后地向外逃。
如果用【驚弓之鳥】來成語接龍,則可以接:鳥語花香、鳥盡弓藏、鳥槍換炮、鳥驚魚駭、鳥啼花落等。
好了,本期視頻就到這里,以上就是成語驚弓之鳥的全部介紹,你學會了嗎?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