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成語是“嘔心瀝血”。這個成語的用來形容為了某件事冥思苦想、費盡心思。
“嘔心瀝血”出自唐代詩人李商隱的《李賀小傳》:“輒曰:‘是兒要當嘔出心乃已爾。‘”,它講的是詩人李賀身體虛弱還疲于作詩,他的母親經常勸他不要太過勞累,當他母親看到他的行囊中有如此之多的詩稿時不禁感慨,自己的兒子是要把心肝吐出來才肯罷休。
“嘔心瀝血”是一個聯合式結構的成語,常用作謂語、定語、狀語;
“嘔心瀝血”的近義詞是 “殫精竭慮”、“苦心孤詣“,區別在于“殫精竭慮”常用于書面語,而“嘔心瀝血“常用于書面表達;“嘔心瀝血”的反義詞有“漫不經心”、”敷衍塞責“等。
那我們怎么用“嘔心瀝血”這個成語來造句呢,例如:“老師為了我們的學習嘔心瀝血”。
如果用“嘔心瀝血”來玩成語接龍,可以接:血風肉雨、血流漂杵、血指汗顏、血肉狼藉、血氣未動等。
好了,本期視頻就到這里,以上就是成語“嘔心瀝血”的全部介紹,你學會了嗎?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