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成語是【千鈞一發】, 原意是千鈞的重量系在一根頭發上,形容情況極其危急。最早出自《列子·仲尼》。
關于【千鈞一發】有一個故事,唐朝大文豪韓愈,他很反對佛教,得罪了唐憲宗皇帝,被貶到潮州去當刺史的官,結識了聰明達理老和尚,兩人很談得來,身在異鄉很少朋友,所以和這位和尚往來比較密切,因而外間都傳說韓愈也相信佛教了。他的朋友孟郊是尚書,也因為反對信奉佛教的,被貶謫到吉州去。聽說韓愈信起佛來,他有點疑惑,因為他了解韓愈
為此,他特地寫了一封信去問韓愈。韓愈怕別人誤會,馬上回信幾道向孟郊加以解釋。韓愈對當時在朝的一班大臣們,信奉佛教,不守儒道,一味拿迷信來蠱惑皇帝,大大加以抨擊。他對皇帝疏遠賢人,使儒道墜落,頗為憤慨。信中有這樣的話:“百孔千瘡,隨亂隨失,共危如一發引千鈞……” 。這則成語見韓愈給孟尚書書,有:“共危如一發引千鈞,綿綿延延,洼以微滅。”之句。
千鈞一發是一個主謂式結構的成語;在句中作謂語、定語;
千鈞一發的近義詞有:【危在旦夕】、【岌岌可危】等,三個都是極其危急;【危在旦夕】形容危險就在眼前;【岌岌可危】意思容非常危險,快要傾覆或滅亡;而【千鈞一發】比喻一件事情,到了極危險的地步,好像一根頭發,系著一千斤重的東西。現在一般人凡是遇到最危險的事情,往往就拿這句話來形容。三個成語根據緊急程度和情境靈活運用。
千鈞一發的反義詞有:安然無恙、安如磐石。
那我們怎么用千鈞一發這個成語來造句呢?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劉小東挺身而出,保護了他人的生命。
如果用【千鈞一發】來成語接龍,則可以接:發奮圖強、發財致富、發號施令等。
好了,本期視頻就到這里,以上就是成語【千鈞一發】的全部介紹,你學會了嗎?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