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成語是【初出茅廬】,這個成語意思是初次出來做事,現比喻剛離開家庭或剛到工作崗位上,缺乏經驗。從這里可以看出來這是一個貶義成語。
初出茅廬出自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九回:“直須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一功。”東漢末,諸葛亮在劉備的再三請求下,離開他在襄陽住的茅屋,去當劉備的軍師。首戰設奇計火燒博望坡,大敗曹兵。這就是成語“初出茅廬”的由來。
【初出茅廬】是一個動賓式結構的成語,在句子中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初出茅廬】的近義詞有【少不更事、初露頭角】等,其中【少不更事】的意思是年紀輕,沒有經歷過什么事情。指經驗不多。【初露頭角】比喻剛剛顯示出能力或才干。【初出茅廬】的反義詞有【久經世故、識途老馬】等。
那我們怎么用初出茅廬這個成語來造句呢?我初出茅廬,一切不懂,請大家多指教。
如果用【初出茅廬】來成語接龍,則可以接:廬山真面、廬山面目等。
好了,本期視頻就到這里,以上就是成語初出茅廬的全部介紹,你學會了嗎?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