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成語是【比比皆是】,比比:一個挨一個,引申為到處。皆:全,都。到處都是。形容極其常見,從這里可以看出來這是一個中性成語。
比比皆是出自《戰國策·秦策一》:犯白刃,蹈煨炭,斷死于前者,比是也。宋·包拯《請救濟江淮饑民疏》:年亢旱,民食艱阻,流亡者比比皆是。這就是成語“比比皆是”的由來。
【比比皆是】是一個聯合式結構的成語,在句子中一般作謂語、定語;
【比比皆是】的近義詞有俯拾即是、舉目皆是等,其中俯拾即是指低下頭來隨便撿一撿就到處都是,形容十分多,又十分容易得到。而舉目皆是則側重于抬頭看滿眼都是。形容數量多。比比皆是的反義詞有屈指可數、絕無僅有等。
那我們怎么用比比皆是這個成語來造句呢?超市里各類食品比比皆是。
如果用【比比皆是】來成語接龍,則可以接:是非曲直、是非分明、是是非非、是非得失、是非不分等。
好了,本期視頻就到這里,以上就是成語比比皆是的全部介紹,你學會了嗎?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