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成語是【適可而止】,這個成語指做到適當程度就停下來,不要過頭;常用于比喻做事恰到好處。從這里可以看出來這是一個褒義成語。
適可而止出自春秋·孔子《論語·鄉黨》:“不多食"宋·朱熹注:"適可而止,無貪心也。”后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適可而止"。這就是成語“適可而止”的由來。
【適可而止】是一個偏正式結構的成語,在句子中一般作謂語、賓語。
【適可而止】的近義詞有【恰如其分、恰到好處】等,其中【恰如其分】指辦事或說話正合分寸。【恰到好處】指說話做事恰好到了最合適的地步。【適可而止】的反義詞有【過猶不及、得寸進尺】等。
那我們怎么用適可而止這個成語來造句呢?開玩笑要適可而止,才不會傷人感情。
如果用【適可而止】來成語接龍,則可以接:止談風月、止于至善、止渴思梅、止足之計、止足之分等。
好了,本期視頻就到這里,以上就是成語適可而止的全部介紹,你學會了嗎?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