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貨膨脹率也稱為物價變化率,是貨幣超發部分與實際需要的貨幣量之比,用以反映通貨膨脹、貨幣貶值的程度。
經濟學上,通貨膨脹率為:物價平均水平的上升幅度(以通貨膨脹為準)。以氣球來類比,若其體積大小為物價水平,則通貨膨脹率為氣球膨脹程度。或說,通貨膨脹率為貨幣購買力的下降程度。
按照成因不同加以區分
需求拉動通貨膨脹:即通貨膨脹的根源在于總需求過度增長,超過了按現行價格可得到的總供給,導致太多的貨幣追求太少的商品,因而引起物價全面上漲。
成本推動通貨膨脹:即通貨膨脹的根源在于總供給方面的變化,從而使物價水平普遍上漲。
結構性通貨膨脹:即物價上漲是由于對某些部門的產品需求過多,但經濟的總需求并不過多。
混合型通貨膨脹:即一般物價水平的持續上漲,既不能說是單純的需求拉動,也不能歸咎于單純的成本推進,又不能籠統地概括為社會經濟結構的原因,而是由于需求、成本和社會經濟結構共同作用同形成的通貨膨脹。
財政赤字型通貨膨脹:其本質是屬于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但它的側重點是強調因財產出現巨額赤字而濫發貨幣,從而引起的通貨膨脹。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