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所有制改革是20世紀90年代提出的改革方案,目的是引入民資促進生產力發展。20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允許國內民間資本和外資參與國有企業改組改革,經濟改革的實踐證明,混合所有制能夠有效促進生產力發展。1992年中國改革開放后正式引入民資。
發展混合所有制必須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不但要在宏觀領域堅持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促進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而且要在企業層面堅持公有資本的控股地位或支配地位,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夯實基本經濟制度的微觀基礎。因此,深刻認識我國經濟制度的科學內涵,穩步推進混合所有制經濟的實踐發展,是當前完善基本經濟制度、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著力點。
積極推進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
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是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的有效途徑。
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有利于國有資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競爭力。
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有利于各種所有制資本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