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里蒸發的錢、以及股民虧的錢,被下面的四類人群瓜分了:
1、上市公司:低成本的股東高位減持套現;2、投資高手:機構、游資、熱錢等坐莊的;3、極個別散戶:低位買入、高位賣出的散戶;4、券商:賺取印花稅、傭金、過戶費等。
很多人把“股票市值多少錢”和“股市里流動的資金”搞混了。有人以為股票市值1萬億,股市里就有1萬億的錢。當股票市值縮水20%,就會覺得20%的錢也不見了。
比如大家通常會說這家企業“市值”100億,其實是標價100億,真實的價值并沒有這么多。
為什么會產生價格與價值之間的差異?報價機制是主要原因。市場把“最高報價”的重要性大大突出了,只要有很小量的高報價成交,就能把“市值”推高。如果真的要把市值100億的股票全掛高價賣,那肯定無法全部成交。就算有足夠的人接盤,那成交價格也會越來越低,最終導致成交總額遠遠不到100億。
就如順豐控股剛更名上市的時候,實際流通盤僅占總股本的3.18%,但就是這小比例股份價格的上漲,沒有被交易的超過96%點多的股份市值隨之上漲,推升了順豐的總市值,王衛以1300多億的市值身家問鼎A股首富。然而,真要把順豐100%拿出來賣,肯定賣不到這個“總市值”。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