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核心是仁義禮智圣德性論“五行”思想。就社會而言,是德道思想,即博愛、厚生,公平、正義,誠實、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諧,民主、法治等,它是我們社會核心價值觀的基石。思想體系分別有:仁、義、禮、智、信,創始人是我們所熟知的孔子。
儒家思想是先秦諸子百家學說之一。儒家思想也稱為儒教或儒學,由孔子創立,最初指的是從事喪葬行業的司儀,后來以此為基礎逐漸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體系,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影響深遠。它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
擴展資料:
仁:仁愛。孔子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它是孔子社會政治、倫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標準,也反映他的哲學觀點,對后世影響亦甚深遠。
義:原指"宜",即行為適合于"禮"。孔子以"義"作為評判人們的思想、行為的道德原則。“義(誼)者,人所宜也。
禮:孔子及儒家的政治與倫理范疇。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禮"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道德規范和生活準則,對中華民族精神素質的培養起了重要作用。
智:同"知",孔子的認識論和倫理學的基本范疇。指知道、了解、見解、知識、聰明、智慧等。
信:指待人處事的誠實不欺,言行一致的態度。為儒家的"五常"之一。孔子將"信"作為"仁"的重要體現,是賢者必備的品德。
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孔子認為忠乃表現于與人交往中的忠誠老實。
孝:孔子認為孝悌是仁的基礎,孝不僅限于對父母的贍養,而應著重對父母和長輩的尊重,認為如缺乏孝敬之心,贍養父母也就視同于飼養犬,乃大逆不孝。
悌:指對兄長的敬愛之情。孔子非常重視悌的品德,其弟子有若根據他的思想,把悌與孝并稱,視之"為仁之本"。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