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是誰提出的?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
最早出自于出自西漢·戴圣《禮記·大學》,東漢鄭玄最早為“格物致知”作出注解,而自從宋儒將《大學》由《禮記》獨立出來成為《四書》的一部后,格物致知的意義也就逐漸成為后世儒者爭論不休的熱點議題,以至于今。
格物致知的意思是探究事物原理,從而獲得知識。“格物致知”精神指的是一種實踐精神,意思和西方人所強調的“科學精神”類似該成語說明的是:無論做學問還是搞科研,只有深入實踐、認真研究客觀事物,才是尋求真理的唯一途徑。這告訴我們干事創(chuàng)業(yè),首先要把面對的具體情況、具體問題了然于心,研究其中規(guī)律,運用科學方法加以解決,這就是格物致知之舉。
今天的分享就是這些,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