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頭鼠竄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bào tóu shǔ cuàn,釋義:抱著頭,像老鼠那樣驚慌逃跑。形容受到打擊后倉皇逃跑的狼狽相。宋蘇軾《擬侯公說項羽辭》:“夫陸賈天下之辯士,吾前日遣之,智窮辭屈,抱頭鼠竄,顛狽而歸,僅以身免。”
抱頭鼠竄是歷史故事嗎
是的。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漢書蒯通傳》中的始常山王、成安君故相與為刎頸之交,及爭張厲、陳釋之事,常山王奉頭鼠竄,以歸漢王。
這個故事是說,楚漢相爭時期,在蕭何的極力推薦下,劉邦任用韓信為大將,抄了項羽的后路,破趙取齊,占據(jù)黃河下游地區(qū),被封為齊王。蒯通積極鼓動韓信與劉邦、項羽三分天下,舉出當(dāng)年常山王張耳抱頭鼠竄歸降了漢王并出兵消滅了生死與共的好友陳余。
聲明:本網(wǎng)頁內(nèi)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quán)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