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jīng)常形容一個人掉錢眼里面會說這個人渾身“銅臭”味,那么為什么錢有銅臭味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
古代錢幣多為銅制成,銅錢放久了就會有臭味,銅臭本意是形容銅錢的臭味 ,但是由于東漢有人用500串銅錢買官職的行為被人所不齒,銅臭就漸漸成為了專門用來譏諷視財如命或唯利是圖的小人。
銅臭(xiù)一詞最早來源于史書《后漢書·崔烈傳》記載:東漢時期賣官鬻爵現(xiàn)象十分普遍,有個叫崔烈的人用500串銅錢買下司徒這一官職。當時,司徒與太尉、御史大夫合稱三公,均是輔佐國君、掌管軍政大權的高官。由于崔烈的職位是花錢買來的,人們都議論紛紛。一天,崔烈問兒子崔釣:“我當上三公,別少有何議論?”崔釣說:“論者嫌其銅臭。”。由此一來銅臭就專門用來譏諷那些視財如命或唯利是圖的小人。
雖然現(xiàn)在的錢都是用紙張來制成的,是不是就沒有”銅臭”味了呢?其實不然,雖然沒有當初銅錢那么大的氣味,但是也還是稍稍有一些刺激性的味道。這些是因為紙幣在市場上流通性極快,會經(jīng)過許多人的手中,而人的手上會有汗液以及各種細菌,這些細菌和汗液就帶來了如今的“銅臭”味。所以各位在數(shù)完錢之后記得洗手還是非常有必要的,不要把銅臭以及他人的細菌帶給自己哦。
其實銅錢也好,紙幣也罷,其實他們本身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味道,其實真正有銅臭味的不一定是錢而是人。被人說成有“銅臭”味屬實有點委屈了。俗話說的好:“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無論如何我們都要堅守本心,該拿的錢要拿,不該拿的錢一定不要拿,不要去做金錢的奴隸,也不要因為有錢就去做那些為人所不齒的事情。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分享的內(nèi)容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聲明:本網(wǎng)頁內(nèi)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