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世網消息 12月16日,甲骨文發布了2006財年第二季度財報。在截至11月30日的這一財季,甲骨文的凈利潤為7.98億美元,每股收益15美分。去年同期,甲骨文的凈利潤為8.15億美元,每股收益16美分,營收為32.9億美元。不計入一次性項目,甲骨文2006第二季度每股收益為19美分,符合華爾街分析師的每股收益19美分預期。
根據以上數字,甲骨文第二財季的報告的確有許多令人興奮之處:除了成本支出,尤其是耗資幾十億美元的并購支出,收益基本符合華爾街的預期。好消息還不止這些,應用軟件預定額增長了30%,占應用軟件總體銷售額的48%。甲骨文首席執行官拉利埃里森認為,“這是甲骨文成功延續與PeopleSoft原有客戶合作的信號。這標志著PeopleSoft的客戶認同了甲骨文,”“他們選擇甲骨文,他們高興,我們也高興。”
與埃里森的感覺相反,投資者似乎不那么高興。在第二財季財報公布后,甲骨文的股價不增、反降了3.5%。這是一個奇怪的現象,在過去的兩年里,甲骨文的凈收入增長了26%,運營現金流增長了18%,但是股票一直低迷,自從2002年以后,它的股價再沒有超過15美元,而在過去的兩個月中,甲骨文股價落到了13美元以下。Becker投資管理公司Pat Becker Jr說,甲骨文股票的市盈率正在到達自1990年以來的最低點。
對此,有媒體評論:“自從1月以來,甲骨文共斥資140億美元并購了13個公司,唯一買不來的是股價升值。”
為什么會這樣?甲骨文究竟怎么了?
并購成增長惟一方式
Pat Becker Jr認為,根本原因在于甲骨文的增長都來源于早前的系列并購交易。portfolio 經理James McBride也認為,并購似乎是甲骨文實現增長的惟一方式。在他們眼中,去年的甲骨文簡直就像是一個并購狂,共斥資190億美元買進了三家大上市公司和一群規模稍小的公司。
對此說法,埃里森如此回應,“從并購獲得的增長和來自于創新的增長都有。”首席執行官埃里森和首席財務長凱茨都不承認甲骨文并購進行得太多了。“行業正在整合,我們正在成為一個整合者。”凱茨表示,她目前正在專注于Siebel的并購,此外,甲骨文還在尋找合適的并購對象,候選者包括一些在專門領域發展的小型專業公司,類似與甲骨文曾經在零售業并購的Retek和銀行業并購的iFlex。
但是,顯然投資者們更認同James McBride們的看法,這就使得甲骨文的股價持續回落。
對這些股東來說,他們始終在質疑持續一年之久的總計價值200億美元用于并購的錢是不是花對了地方:甲骨文需要把所并購企業的技術和自有技術進行整合,建立一個新的架構和一套產品,將它們整合起來頗費功夫,而這至少還需要一年,最終版本預計會在2008年才會完成。
公眾對于甲骨文將如何整合所有這些產品十分關注,因為這個任務實在太大、太難了。“我認為對甲骨文的關注在于甲骨文需要在并購企業之后整合它們,然后以全副精力去占領市場,從今天的結果來看,這個策略甲骨文執行得似乎不夠堅決。” FTN Midwest Research的一名分析家Trip Chowdhry說道。在他看來,盡管PeopleSoft并購交易中獲得的客戶與甲骨文仍然很緊密,但是投資者們不確定久拖之下,這些客戶是否還能初衷不改。
相對而言,對于整合的難度,甲骨文則似乎更加樂觀。在日前舉行的投資者會議上,甲骨文總裁Charles Phillips提到了整合及其可能對公司股價產生的影響,“實際上,我認為人們把并購風險想得太高了,我們并購的企業都比甲骨文小得多。甲骨文擁有超過5萬員工,而在最大、也是引起最多爭議的并購案中,甲骨文花費110億美元購買的PeopleSoft只有11000名員工。”
無論如何,在重新規劃和技術升級這些大量的整合工作完成以前,甚至不管能否完成,甲骨文都必須要背負著它所購買的各種產品和技術勉力前進,并且還要面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嚴苛的競爭環境。
數據庫業務停滯不前
有分析人士認為,數據庫營收停滯不前是甲骨文股票低迷的一個原因。
盡管甲骨文并購了一系列市場范圍從認證管理到供應鏈管理的應用軟件企業,但它的核心產品仍然是1977年創立時的數據庫產品,仍然占據總收入的70%之多。但是,在業績方面,甲骨文數據庫近年來的成績似乎并不盡如人意。根據財報,數據庫銷售從去年第二財季的7.49上升至7.85億美元,增加了5%,遠低于華爾街分析家制定的目標,而來自管理專家的指導斷定,眼下這個財季的情況似乎也不會好多少。
甲骨文執行官埃里森表示,數據庫業務主要是在歐洲市場增長緩慢,他將其歸咎于歐洲整體經濟發展減緩和行情變化所致。
分析家則有不同看法,“數據庫市場的競爭前所未有地激烈,”Technology Business Research.企業及軟件分析家Stuart Williams認為,甲骨文受到新的開源競爭者如MySQL的沖擊,而甲骨文在數據庫領域更大、更強勁的老對手微軟和IBM也在這個市場攻勢猛烈,它們最近都更新了自己的數據庫軟件產品。
與競爭對手相比,甲骨文原有的價格策略似乎也缺乏一些競爭力。包括微軟、IBM之內的競爭對手在計算許可證費用時只計算計算機的芯片數量,而不管每個插口里有多少個處理器核數。而甲骨文最初的價格策略是每核按照單個處理器計算的價格政策,這就使那些希望使用多核服務器節省費用的用戶又把在硬件上省下來的錢全花在了軟件許可證費用的增加上。迫于用戶壓力,甲骨文在一年里兩次調整了許可證價格策略,第一次是每核按照0.75個處理器計算,而日前在Sun發布新的芯片之后,甲骨文也借此再次調整了價格策略。在甲骨文新的價格策略中,對于不同的處理器架構將收取不同的許可證費用。單核處理器收取一個許可證費用,運行在新的Sun公司UltraSparc T1處理器的系統每個處理器核收取0.25個許可證費用,英特爾和AMD架構的每核收取0.5個許可證,剩余的多核服務器收取0.75許可證。
有媒體評論,新出臺的針對處理器的價格策略是甲骨文諸多贏取數據庫客戶的方法之一。
應用軟件難撐半壁江山
應用軟件業務是甲骨文寄予厚望的一塊業務,過去的一年中總計投入近200億美元購買的多數都是應用軟件企業,目前,甲骨文在這個領域最大的競爭對手是SAP。
在一次公開場合,甲骨文總裁Charles Phillips提到一個典型客戶德國零售商Karstadt,稱其一度是SAP零售系統的開發伙伴,而今已轉投甲骨文,以此證實,甲骨文在目標行業的垂直行業策略已經奏效。
然而,SAP的一個發言人隨后回應,甲骨文的這些聲明并不確實,甲骨文宣稱贏得的客戶是KarstadtKompact,只是KarstadtQuelle賣給一家英國企業的子公司。“KarstadtKompact和SAP從沒有過任何伙伴關系,而KarstadtQuelle仍然是SAP的合作伙伴。”SAP的發言人Bill Wohl說道,“我很吃驚,看來他們對發生在德國市場上的情形了解得并不夠精確。”
一名分析家指出,對于甲骨文來說,2006將會是非常充滿挑戰的一年,來自德國的競爭對手SAP正在加速競爭,“現在,對SAP來說,有更好的信息和技術。盡管甲骨文的策略和信息也很好,但是在甲骨文的時間表上這些都要等到2007年才能實行。”在時間就是金錢,速度就是生命的當下,這一點無疑十分致命。有同感者大有人在,在過去的一年里,甲骨文的市值下跌了6%或50億美元。
也許只是一個巧合,就在甲骨文公布財報的同一天,SAP美國公司CEO Bill McDermott宣布了一個從甲骨文贏回的客戶名單,他表示,SAP正在從與甲骨文的競爭中贏得更多的客戶。Bill McDermott指出,甲骨文的應用軟件業務在第一財季上升超過80%,如果對比甲骨文并購PeopleSoft和JD Edwards之前三家的收入之和,收入實際上下降了48%。“沒有轉向我們的客戶也在等待和觀望。”McDermott說道。
根據WR Hambrecht的研究,由于Retek's 與PeopleSoft業務的加入,甲骨文應用軟件業務額比前一年同一季度成倍增長。如果計算這三家公司去年該項業務的總和,甲骨文的應用軟件業務實際是在萎縮的。
數據庫業務停滯不前,甲骨文寄予厚望的應用軟件現在還難撐半壁江山。像Lazard資產市場公司的John Rizzuto這樣的分析家們正在質疑什么能夠推動甲骨文2006年的增長和股價。
即使是甲骨文的鐵桿支持者也同意,盡管管理層擔保并購整合比預期進行得更順利,但是,甲骨文在2006年仍然需要很多、很繁重的工作要做。Siebel交易還沒有完成,甲骨文還在等待歐洲相關組織的論證。在開發方面,幾乎所有主要的應用軟件都要升級,而這些是要與整合工作同時進行的。此外,甲骨文還必須繼續拓展客戶。
盡管如此,業務還得繼續,像許多其他更大、更老的科技公司一樣,增長仍是甲骨文的首要任務。甲骨文正在朝這個目標努力,不過也僅僅是在進行之中而已,還遠未完成。甲骨文2006年的一個關鍵點將會是中間件的銷售,目前,新應用軟件服務器在與競爭對手BEA、IBM的競爭中,市場份額有所增長。這些基礎軟件是應用軟件產品線的技術支柱,通過它甲骨文可以把所并購的每個產品粘合在一起,甲骨文也這樣向客戶承諾,新架構將會比過去的應用軟件套件具有更高的靈活性。那么,如果客戶購買了甲骨文的中間件,對于甲骨文應用軟件而言無疑是個利好信號,畢竟,甲骨文已經為此投入了200億美元。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