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亞馬遜在云 計算 商業拓展方面繼續保持領先 2008年,云 計算 服務的領跑者亞馬遜繼續保持著領先的位置。 8月下旬,亞馬遜正式推出了運用于云 計算 服務EC2的彈性塊存儲技術(EBS),EBS將使得EC2云 計算 服務支持數據持久性存儲。在云 計算 中運用EBS服務可
1)亞馬遜在云計算商業拓展方面繼續保持領先
2008年,云計算服務的領跑者亞馬遜繼續保持著領先的位置。
8月下旬,亞馬遜正式推出了運用于云計算服務EC2的彈性塊存儲技術(EBS),EBS將使得EC2云計算服務支持數據持久性存儲。在云計算中運用EBS服務可以幫助用戶節約成本,提高運營效率,尤其適用于那些只需要少量信息存儲的中型企業用戶。
10月份,亞馬遜的云服務增加了對微軟Windows Server和SQL Serverβ版的支持,并推出EC2服務更新的SLA(Service Level Agreement)協議,該協議條款擔保云服務的連接時間至少在99.95%以上,如果服務低于這個閾值,客戶可以索賠并有資格先使用后支付。
目前,亞馬遜的云計算服務Amazon Web Services主要由4塊核心服務組成:Simple Storage Service(即S3,簡單的存儲服務);Elastic Compute Cloud(彈性計算云,EC2、EBS);Simple Queuing Service(簡單排列服務)以及目前尚處在測試階段的SimpleDB。
無論是個人、小企業,還是大型企業,只要是使用亞馬遜網絡服務的研發人員都可以在亞馬遜的基礎架構上進行應用軟件的研發和交付,而無需實現配置軟件和服務器。2008年,有超過37萬人次的研發人員正在使用亞馬遜網絡服務。
12月,亞馬遜云計算戰略師Jeff Barr在北京接受媒體專訪時透露,亞馬遜正在探索把其云計算服務引入中國市場的可能性,并已完成總部交付的首次在中國市場探索云計算發展的任務。盡管正式引入云計算業務仍無時間表,不過他稱這是在華邁出的重要一步。
如今,亞馬遜已擁有諸如紐約時報和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等大型客戶。根據亞馬遜2008年公布的財務報表,其2008年此項業務收入已經超過了1億美元。
2)世紀互聯云計算國內開售 09年鎖定中國市場
國內最大的互聯網基礎服務廠商世紀互聯,在09年1月正式發布了國內首個基于云計算技術的產品線,CloudEx服務。世紀互聯推出的CloudEx產品線將包括完整的互聯網彈性主機服務"CloudEx Computing Service", 基于在線存儲虛擬化的"CloudEx Storage Service",供個人及企業進行互聯網云端備份的數據保全服務等等全系列互聯網云計算服務。
此次世紀互聯推出的云計算服務品牌將完全建筑在新近推出的CloudEx.cn網站平臺之上。而世紀互聯云計算旗下產品彈性主機服務非常類似美國亞馬遜提供的EC2云計算服務。
云計算目前在中國還屬于空白,世紀互聯副總經理許廣彬在面對媒體的質疑時,對該產品表現了強大信心,他透露世紀互聯已經做好了充分的前期調研及各項準備,資源調配等也已落實到位,09年世紀互聯云計算將全面落地,聯手各大區分銷合作伙伴共同推進中國云計算產業的發展。許廣彬說:“云計算就是未來,不管你是否已經想清楚,你別無選擇”。
作為成熟產品,世紀互聯提供了各種檔次的彈性主機配置,以適應各種不同級別用戶的需求,并在全國各地選擇適合的地點部署CloudEx產品服務。最終,客戶只需要專心致志的去開拓新的市場、吸引新的訪問者。網站的訪問速度、安全、性能、可用性等問題均交給CloudEx來解決。而世紀互聯云計算客戶只需要按使用量來支付費用,CloudEx真正為客戶節省了額外的支出。”
3)Google持續創新,領跑云計算技術
Google的云計算計劃在2008年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布局日趨明朗。
谷歌“云”計劃的負責人,年僅27歲的比希利亞說,“云計算”不是新概念,也不是任何一個人或一家公司的想法,而是整個行業思維方法的轉變。
繼推出GoogleApps近兩年后,在2008年4月,Google推出了AppEngine服務平臺,其基本功能是讓外部開發者借助谷歌的AppEngine開發新的WEB應用,而谷歌通過自己強大的云中心向用戶提供上述應用的網絡服務。08年5月,Google和IBM的合作繼續深入,共同宣布攜手進軍“企業云”領域。
雙方強強聯手,在日漸擁擠的云計算領域占據了最有力的地形。08年9月1日,Google推出了Chrome瀏覽器,這顯然不是Google的心血來潮,其主要目的同樣指向云計算。在云計算時代,PC上最重要的一個軟件就是瀏覽器,控制瀏覽器入口會顯著增強在云服務選擇方面的優勢。因此Chrome有兩個最重要的特色,一是技術開源,二是對Google AppEngine運行速度快,針對性強。
從GoogleApps到AppEngine再到Chrome瀏覽器,從獨立研發到與IBM不斷深化合作,從個人市場到企業市場,Google的云計算既充分體現了自身的既有優勢,又通過侵入競爭對手后院實現一石二鳥,其布局已經逐漸明朗,并帶有明顯的進攻性,未來值得關注。
4)微軟追趕谷歌加快進軍云計算領域
2008年,微軟進軍云計算的戰略越來越清晰,動作力度越來越驚人,大有后來居上之勢。根據《商業周刊》的報道,微軟計劃在最短的時間內打造20個頂尖水準的數據中心,即“云計算中心”,每個中心預計耗資10億美元。以微軟在圣安東尼奧的數據中心為例,該中心的大部分建設僅用了9個月時間,微軟希望借此速度在云計算領域快速超越競爭對手谷歌。
在2008年10月份,微軟相繼發布了一系列產品,以迎接“云計算”時代的到來。例如,推出了新操作系統Azure,企業用戶既可以在公司電腦上運行,也可以經由微軟通過互聯網提供相同服務;新推出的Windows Live可以讓個人用戶與好友一起存儲、恢復和共享圖片、博客和其它網站內容;還推出企業版Exchange電郵的網絡版和Office網絡版。
事實上,如果微軟不能按計劃推進云計算中心的戰略部署,許多用戶有可能會放棄微軟產品而轉投谷歌2007年就已經推出的的GoogleApps云計算服務,該服務已經對微軟的單機版辦公軟件Office產生了一定的替代效應。
微軟負責人日前稱:云計算大規模發展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在此期間,將出現云計算與本地計算共存的混合模式。微軟高管道格•豪格稱,該公司將以“即用即付”模式對Windows Azure定價,其價格與亞馬遜等競爭對手的服務相比將非常有競爭力。用戶也可以預付費,并獲得一定幅度的折扣。
理論上而言,微軟長期以來開發的面向企業和個人用戶可靠且功能強大的應用軟件將是其在云計算方面追趕Google的重要優勢。但由于微軟在互聯網方面一貫的后知后覺,這一次在云計算方面再次落在了互聯網巨人Google的身后,微軟的軟件內容優勢是否可以強大到能夠彌補與Google差距的程度仍然是一個未知數。
5)IBM輕裝上陣 押寶云計算
2004年12月,IBM出售全球PC業務,業內評論多認為該舉措是為IBM下一步大舉進入云計算領域做準備。
2007年11月15日,IBM 在上海推出了“藍云(Blue Cloud)”計劃,為客戶帶來可即刻使用的云計算。同時IBM與精選出的公司、政府機構、大學和互聯網企業展開云計算計劃方面的合作,并于2008年向客戶正式推出第一套支持Power和x86處理器系統的“藍云”產品。
IBM于2008年2月26日在上海舉行的SOA創新高峰論壇上演示了運行在配置Power和x86處理器的IBM Blade Center上的云計算技術如何隨著某一應用工作負載的變化動態地提供和分配資源。IBM還計劃于2008年提供一個System z“大型主機”云環境,以充分利用System z支持的超大數量虛擬機的能力。同時,IBM還計劃提供基于高密度機架集群的云環境。
2008年11月13日,IBM和越南科技部(Vietnames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簡稱:MoST)共同宣布了一項將運行在云計算基礎架構上的開放創新試點計劃。
IBM系統與科技事業部開發和制造高級副總裁Rod Adkins表示:“‘藍云’將幫助我們的客戶快速建立一個云計算環境,以便在自己的企業環境中對各種Web 2.0應用進行測試并建立原型。這種方法未來將可以幫助IT管理人員大大降低對需求經常波動的基礎架構進行管理的復雜性和成本。”
IBM開發“藍云”的目的是幫助客戶充分利用云計算包括云應用的能力,通過基于SOA的Web服務,來與他們現有的IT基礎架構的集成。“藍云”將特別關注IT管理簡化方面的突破性需求,以保證安全性、隱私性、可靠性、高使用率和高效率。另外,云計算主要是針對現有的以及即將出現的大規模數據密集型工作負載。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